關於影視節目裡不可或缺的夥伴們

 

身為一位中文使用者,首先,我們來聊聊什麼是中文聽打吧!

中文聽打其實就是「聽」跟「打」,這項服務能夠幫助一些不諳手語的聽障人士,在課堂、會議、教育訓練等各種場合,透過聽打員將聲音轉成文字訊息,幫助克服聽力障礙,讓他們能夠及時獲得資訊。

 

在現今的社會,對於資訊平權的逐漸重視,在記者會等重要場合,已經不再只是提供同步手語,現場時常會備有中文聽打員讓資訊能夠更快速地傳達給更多需要的人。像是台北市每日召開的防疫記者會,在右下角就有一塊黑色背景搭配黃色字體的欄位,這個部分就是由中文聽打員現場謄打,提供給聽障朋友方便閱讀的服務。這時候的中文聽打又有比較不同的用途,因為功能是即時傳遞資訊,因此現場發生的任何事情,例如手機響了、咳嗽、笑聲等,都會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方便聽障人士能夠夠過中文聽打文字盡量了解現場狀況。

 

除了即時的聽打服務以外,現在像是youtube影片也有「cc字幕」的選項,觀眾只要點擊右下角開啟,就可以觀看有字幕的youtube影片。而「cc字幕」的原文是closed captioning的意思,是為了顧及聽障人士看影片的需求,而製作出的隱藏式字幕。目前像是衛福部的防疫記者會live都會在更新影片後三小時左右補上「cc字幕」。

 

至於「cc字幕」是怎麼產生的呢?

首先以AI機器人語音辨識將錄音檔變成逐字稿,再請中文聽打員將逐字稿中的錯別字、漏字逐一修正,最後再上傳字幕檔及校正時間。

 

為什麼「cc字幕」的第一個「c」代表的是「closed」呢?

這個名詞來自於美國,而美國人看電視節目的習慣並不像我國,任何節目、影片都會添加字幕。因此他們稱之為「closed」,專為了聽障或者任何有字幕需求的民眾準備的,平常都是「關閉」的狀態,有需要的人才會開啟影片字幕功能。

 

關於更多影片字幕添加的應用

在各式各樣的會議中,我們以中文聽打員的服務來幫助更多聽障人士即時獲得資訊,而在非即時需要字幕的影片中,除了前面所提到的「cc字幕」外,其實還有另一種更貼近聽障人士需求的字幕叫作「SDH」,全名是subtitle for the deaf of hard-of-hearing,在影片字幕製作時會更加考慮聽障人士的需求,盡量以文字表達做到聲歷其境的感覺,包含清楚標示不同的說話者,以及明確的狀態標記,例如在做什麼事,或是這是一段歌詞等等情境。而這類型的影片字幕製作目前在itunes、AppleTV等裝置上都有支援,以方便更多的族群觀賞影片。

 

除了聽障人士外,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很依賴字幕的。

例如學習外語的時候,尤其歐美國家並沒有觀賞影片搭配字幕的習慣,對於外國人的我們來說,如果想要藉著觀賞外語影片學習語言,這時候能夠邊聽邊搭配閱讀字幕肯定是更容易理解的,同時,也方便我們將不認識的詞彙記錄下來。

除了想學習之外,若只是想要觀賞外語影片,沒有搭配中文字幕的話,也會讓我們比較沒辦法理解影片內容,進而降低觀賞該影片的意願。因此,目前很多自媒體作者也都會在自己的影片上添加不同語言的字幕,無論是運用youtube上AI語音辨識自動產生的字幕,或是由人工後製的字幕檔,還是來自各式各樣字幕軟體所產出的影片字幕,添加了字幕的影片基本上都能夠吸引更多的族群來觀賞,甚至也可以說是流量密碼的其中一個參考呢!

 

如果想要為影片添加字幕的話,在科技化的時代,我們能夠使用很多AI語音辨識的工具自動為影片添加字幕,對於簡易的影片內容來說,相當的方便且快速。如果是比較複雜的影片內容,應用許多艱深的字彙或是特定的專有名詞,例如演講、教學影片,則比較建議由人工錄音聽打的方式做逐字稿,再製作成字幕檔,正確率會比AI語音辨識精準很多。人工聽打也更能夠辨識更多的內容,例如多人同時說話的影片,夾雜許多網路用語、俚語的對話內容,以及包含太多不雅文字的部分,人工錄音聽打能夠適時地標註這些內容,或者事先就討論好是否省略掉一些語助詞、不雅文字等。這些都是AI語音沒辦法做到的。或者我們也可以像衛福部製作的「cc字幕」,首先用AI語音做初步逐字稿,再交由人工錄音聽打做校稿,及再次的確認。只是當影片內容相當複雜時,可能就需要考慮AI語音的正確性將會降低,或許就沒有必要進行這個步驟,而是應該由錄音聽打員直接進行字幕檔製作會更為快速且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