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打的工作任務是聲音現場的真實轉譯,在有限時間內將聲音現場以文字重現,舉凡對話、座談、採訪、會議、訊問等口語現場,都在聽打員的工作範圍裡。對聽打員而言,時間是重要的夥伴,也是難纏的敵人。把稀鬆平常的口語轉換為文字有什麼難的,一般人往往想得簡單,殊不知話語情境中存在著許多變數,在講求效率的工作裡樹立起大大小小的障礙……。

錄音環境不良的音檔裡,微弱音訊像是來自外太空般遙遠;或是那些慣性偏弱的語尾、破碎不成句的話語,以及邊講邊想的猶疑,聽打員得豎耳傾聽,重播,豎耳傾聽,再重播,解謎以逐步釐清。交互詰問的場面裡,兩個聲音同步重疊在數秒之間,誰也不讓誰,聽打員得要聽兩遍,分別謄打二造發言。或是一場數人出席的座談,不僅要辨認男聲、女聲,還要透過或低沉、或沙啞、或輕柔的語調特徵,完整記錄個別人物的前後發言。音檔裡,人們可能談論著高科技產業,或是金融體系;下個音檔,或許跟履約爭議相關,也或許是產業調查,或是質性研究訪談。不同專業領域的案件,需要調度不同知識庫的關鍵字,為了完稿,聽打員得要抓緊線索,把那些專業用語一一捕獲。

這些障礙消耗時間、挑戰耐心,讓人體會不厭其煩的意義。

台灣人的口語表達有著明顯的混血特徵,國語、閩南語、一點日語、一點英文,甚或流行語、語尾詞交替混用在日常用語之中,多元而活潑;也因為如此,從口語轉換至書面文字之歷程,需要參照、提取的詞彙資料庫較為龐雜,邏輯也不似線上軟體「一鍵翻譯」般單純。適應這樣的工作特性,隨經驗不斷累積本地口語的轉換技巧,是聽打員馴服工作難點的必經歷程。

當最後一個文字敲打落定,聽打工作並未就此結束,通篇檢視、校定錯字、釐清疑難、統一用詞,是例行的收尾工作;為了使文字稿能夠易讀能懂,適時在大段文字中按講者邏輯分出段落,使其具備一定形式,算是文字稿的最後妝點。當話語裡那些難以被捕抓的連續意識,化為一枚枚具象文字時,原本飄散的話語得以在書面上被好好地檢視,原本隱晦在口語裡的關鍵資訊與脈絡,也就愈益清晰,盡可能完整捕抓,並且重現這些真實,是簡單又不簡單的工作。

如果已經考慮這個工作,一定是自認打字速度還不錯的,其他還須要具備那些條件,或者工作上要注意些什麼,可以更愉快地勝任這份工作呢?

 

  • 好奇心

錄音檔的內容包羅萬象,從開會、演講、訪談到檢警辦案,五花八門的內容不僅可以增廣見聞,也可以由此了解各行各業的辛苦與內幕,或者認識到社會的不同層面。如果對各種領域充滿好奇和求知慾,能夠抱持著開放的心胸,會讓你在從事這份工作時,也從中獲得許多樂趣和新知。

 

  • 配合度

既然要做,就要了解自己的能力與限制,從短時間的聽打案子開始承接起,可以知道自己的能耐,這樣接件後就知道要如何安排時間,在要求交稿時能準時交稿,不要拖延,否則不但會毀了自己的信譽,也造成公司方面許多不便。所以若是時間安排可能會有問題,就要先衡量自己的能力再接件,不要等到該交稿交不出來才提出各種理由來搪塞、拖延。萬一真的發生臨時的狀況,一定要盡快告訴公司。一般而言,一小時的演講約有15000-16000字,單純打字可能就要3~4個小時,更何況有時需要反覆聽音檔內容才能打出高正確性的稿件,所以需要更長的時間。

 

  • 善用工具

Google上的資訊豐富,不知道的詞彙,不懂的東西都可以先查一下,這樣可以補充一些先備知識,不僅讓自己聽打的文件更正確,也可以進行地更順利。客戶都是各行各業的箇中高手,所以不要只是打出同音的字詞濫竽充數。如果工作中有任何不確定的地方尚未求證,一定要做好標記,確保交件前有回頭再聽並確認專有名詞的正確性。此外,某些部分如果真的聽不出來講者到底在講什麼,一定要把時間碼標出來,後續再重複確認,以期能讓稿件更完整。訪談中出現一些人名、地名、學校、機關等,可以依據訪談中的介紹知道是哪一個單位的人員或者學校的教授,就可以利用Google找到正確的名字或名稱寫法。此外,有人講話快如機關槍,有人講話就是慢半拍,這都可以利用調快或者調慢放音的速度,讓自己工作更順手。

 

  • 避免錯別字

最容易出現的錯別字首推「的」和「得」,只要記得「的」是跟著形容詞,像美麗的花、亂糟糟的房間,美麗、亂糟糟都是形容詞,而動詞後面要接「得」,像跑得快、跳得高、歌唱得好……。電腦或許會選土豆,但不要完全相信電腦選字,所以每做一小段,尤其反覆聽的時候一定要順便檢查一下用字的正確與否。其他自己不確定的字,也可以利用Google確認正確性。

 

  • 用詞一致性

先後出現相同的專有名詞、人名用字要統一與一貫,並且要考量習慣用字,像吳先生,首選是吳,除非確認是別的字,否則不建議標新立異。有時一個音檔中會有數個人出現,通常從講話的口音可以辨別不同的講者,因此應依不同講者標示,即便不知姓氏,也可以用A、B、C……或者甲、乙、丙……來標記。

 

  • 了解客人的需求

如果客人有特殊的要求,一定要遵守,這樣成品才能客製化,基本上「嗯嗯啊啊……」這種結巴的、斷斷續續的語助詞都不用寫入,有些講者每一句話前都會加上一個「句頭」,有人是「你」,有人是「這個」,多聽一些就可以找到每一位講者常用的語助詞,進入狀況後就知道那些「你」是必要的,那些是不必要的。